古人如何凭脉象断生死?
指尖方寸间,竟藏生死玄机?清末民初川籍名医陈绍勋所著《脏腑生死顺逆脉证本草经读》,以短短 58 页篇幅,将千年中医脉证智慧凝练成朗朗上口的传世歌诀。这部被当代医者奉为圭臬的古籍,究竟暗藏何种诊病密码?
展开剩余61%脉证药三位一体的绝学。作者陈绍勋,字云门,擅融中西医理之长。书中最惊艳之处,当属 12 篇 "脏腑脉证歌":从 "心脉洪数主实热" 到 "肾脉沉迟辨虚寒",以口诀形式精妙诠释 "脉证相反为逆" 的生死判断准则。更绝妙的是,每论及脉象证候,必引《本草经读》详述对应药材用法,将诊脉、辨证、用药熔于一炉,构建起完整的诊疗闭环。
短小却藏着大乾坤。相较于卷帙浩繁的百万字医典,这本小书字字珠玑:仅 30 字的 "十二经气血多少歌",便将经络用药准则阐释得清晰透彻,比《脉经》更贴近临床实战。古人以歌诀传承医理的智慧在此尽显 —— 化繁为简,让深奥医理变得易记易用,历久弥新。
现在读它,仍能救命。在现代临床中,这部古籍依然焕发着强大生命力:面对胃虚患者,医者依书中 "脉缓无力配白术" 的要诀,辨证用药效率比查阅大部头医书提升近 10 倍。这本承载着千年生存智慧的金石之书,正等待有缘人解锁其中奥秘。
发布于:广东省可盈配资-证券配资-股票带杠杆-网上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