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后的文章】
当吕布命丧白门楼后,关羽便以当世第一猛将自居。在他眼中,袁绍麾下威震河北的\"四庭柱\"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连那些在阵前耀武扬威的将领,在他看来也不过是插着草标待售的首级罢了。历史很快验证了关羽的狂言并非虚张声势:在白马之战中,他仅用一刀就斩下了袁绍麾下首席大将颜良的首级;而号称\"河北第二猛将\"的文丑,更是在三合之内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最终被关羽骑着赤兔马追上,从脑后一刀劈落马下。
不过后世史家常争论,若没有赤兔马的神速,或是文丑此前未曾经历连番恶战,这场对决的胜负或许会改写。值得注意的是,曹营众将对关羽这两场胜利似乎并不心服口服,他们认为其中颇有取巧之嫌。史料记载,在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前后,至少有四位曹营猛将曾与他单挑(这里不包括那些不堪一击的守关将领),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将领全都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下全身而退。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在这些与关羽交过手的曹营猛将中,若不论官职高低单论武艺,最弱的那个会是许褚吗?
展开剩余77%细究颜良之死,确实存在诸多疑点。据《三国志》记载,当时颜良正在华盖之下督战,见关羽单骑冲来,正欲开口询问,却因赤兔马快如闪电,转眼已到面前。颜良猝不及防,被关羽手起刀落刺于马下。清代学者毛宗岗在批注中特别指出:\"此战出其不意,故史书用'刺'而非'斩'。\"虽然后世多认为此战有偷袭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关羽出手前,颜良确实震慑住了整个曹营,连曹操都不得不请关羽出马。
从常理推断,当时袁绍为刘备举行的盛大欢迎仪式天下皆知,刘备在袁营期间必然向诸将提及过关羽、张飞之事。颜良见到关羽时未加防备,很可能是误以为对方前来投诚。要知道在建安三年剿灭吕布时,关羽就因秦宜禄之妻与曹操结下梁子,到建安四年许田围猎时,关羽甚至动过刺杀曹操的念头。在当时人眼中,关羽阵前倒戈实属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颜良曾四刀斩杀吕布麾下八健将中的宋宪、魏续,而文丑的武艺据说不在赵云之下。这样的猛将绝非泛泛之辈,关羽能速胜他们确实存在特殊因素。正因如此,曹营众将后来都跃跃欲试,想要通过击败关羽来扬名立万。
让我们按时间顺序,盘点那些在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后还敢与他单挑的曹营猛将,其中颇多耐人寻味之处。关羽在自认已报答曹操恩情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途中连斩六将,此举惹怒了独目将军夏侯惇。这位猛将的愤怒情有可原:\"我这只眼睛就是为救刘备而失,如今你又杀了我受蔡阳之托照看的秦琪,这不是在打我的脸吗?\"夏侯惇独眼圆睁与关羽对决时,不仅自信能胜,更扬言要生擒关羽:\"待我活捉他去见丞相发落。\"这位\"盲夏侯\"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当年濮阳之战中他为救曹操,与吕布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最终因天降大雨才各自收兵。有趣的是,这次对决中反倒是关羽显得底气不足,反复强调\"汝来赶我,有失丞相大度\",直到被夏侯惇再三挑衅才怒喝:\"吾岂惧汝耶!\"值得注意的是,关羽始终未下杀手,这既可能是给曹操面子,也可能是对这位曾\"拔矢啖睛\"的猛将心存敬意。
在张辽调解下脱身的关羽回到刘备身边后,又与夏侯惇有过一次交锋。这次关羽似乎落了下风:据《三国志》记载,当夏侯惇奇袭汝南时,刘备急派关羽救援,不料很快就传来汝南失守、关羽被围的消息。此后关羽转战荆州,与曹军鲜有正面交锋,直到襄樊战役爆发,才与白马将军庞德展开那场著名的对决。此战经过《三国演义》浓墨重彩的描写已广为人知,在此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关羽在被庞德射伤左臂后,又与徐晃大战八十回合不分胜负,最终败走麦城,在临沮小道含恨而终。
这样算来,与关羽正面交锋而未遭不测的曹营猛将已有夏侯惇、庞德、徐晃三人。若追溯至建安五年,还有一位曹营虎将曾与关羽单挑并全身而退,他就是号称\"虎痴\"的许褚。令人费解的是,这位能与吕布战二十合、与马超斗二百三十合不分胜负的力量型猛将,在下邳土山之战中与徐晃联手拦截关羽时,竟数合之内就败走。这可能是许褚军事生涯中唯一一次未败先逃。正因如此,有人认为在四位与关羽交手而幸存的曹营猛将中,许褚实力最弱。
但这一结论恐怕难以服众。若论武艺,徐晃、许褚、典韦三人本在伯仲之间,若说许褚最弱,岂不是连夏侯惇都不如?不过从官职来看,夏侯惇确实是曹魏将领中的翘楚,他不仅是曹魏首任大将军,曹操在世时更统领着最庞大的二十七军兵团。这段历史公案,或许永远难有定论了。
发布于:天津市可盈配资-证券配资-股票带杠杆-网上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