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赴美遇挫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这趟飞去美国,原本是打算去参加联合国大会,准备在会上好好讲一讲以色列的立场,争取国际上的支持。结果你猜怎么着?飞机还没落地呢,就接连收到两个坏消息,让他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第一个消息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态,说不支持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地区。这下可把内塔尼亚胡给整不会了,原本他可能还想着借着这次机会推动一些政策,现在一下子就被泼了冷水。
第二个消息更让人头疼,微软突然宣布要停止向以色列国防部提供部分云存储和人工智能服务。这事可不是小事,因为这些技术对情报收集特别重要,特别是像摩萨德这样的机构,简直就像断了一条胳膊一样,影响很大。
这些事都发生在2025年9月25日,正好是内塔尼亚胡坐飞机飞往美国的途中,消息一个接一个地砸过来,搞得他心情糟糕透顶,也把中东局势搅得更复杂了。
其实这一切还得从前一天说起。2025年9月24日,也门的胡塞武装从他们控制的地区发射了一架无人机,直接飞向以色列南部的城市埃拉特。埃拉特是个旅游城市,靠红海边上,那天无人机袭击了海滨区附近,造成至少22人受伤,有几个伤得还挺重。胡塞武装后来通过自己的媒体渠道承认了这件事,说这是对以色列在加沙行动的一种报复。
以色列反击胡塞武装
以色列军方很快就确认了这次袭击的来源,马上启动了防御系统,但显然没完全拦住。内塔尼亚胡一听说这事,立刻下令反击,空军直接派出战机,对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目标进行了轰炸。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去年开始,胡塞武装就经常搞这种远程袭击,想扰乱以色列的后方。而内塔尼亚胡这个人一向强硬,对安全问题从不含糊,这次也不例外,他觉得必须狠狠地给对方一点教训,好吓唬吓唬那些有想法的人。
特朗普强硬表态反制以色列吞并
就在他的专机起飞没多久,坏消息就来了。第一个就是特朗普的表态。2025年9月25号,特朗普在白宫跟记者们说,他绝对不会让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那时候他正在签一些不相关的行政命令,顺带回答了记者的问题。他特别强调,自己已经跟内塔尼亚胡谈过了,但不管怎么说,他不会同意。
这话听起来挺直接的,意思就是这事不是内塔尼亚胡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那特朗普为什么突然这么强硬呢?其实原因是在9月23号,他在联合国参加了一个闭门会议。当时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领导人全都来了,跟特朗普碰面。他们拿“亚伯拉罕协议”当筹码,要求美国出面阻止以色列的吞并计划。这个协议可是特朗普任期内推动的,让以色列和几个阿拉伯国家建交,现在这些国家反过来用它来施压,特朗普也没办法不回应。他当场就答应了,说他会干预。
这事儿一出来,外界分析说,特朗普可能是为了安抚他的阿拉伯盟友。毕竟中东和平是他的一项重要政绩,他不想让局势失控,搞砸了自己的成绩。
以色列吞并西岸计划受阻
以色列这边呢,吞并约旦河西岸一直是内塔尼亚胡的长期目标。他领导的利库德集团一直支持扩张政策,觉得西岸的一些地方是犹太人的“祖地”。但现实情况挺复杂的,那边住着很多巴勒斯坦人,国际社会大多数都不认可以色列的吞并行为。
就在特朗普表态的前一天,也就是2025年9月24日,以色列方面突然关闭了卡拉迈桥这个过境点。这个桥是约旦河西岸和约旦之间唯一的陆路通道,以色列这边叫它艾伦比桥。一关闭,巴勒斯坦外交部就发声明说,这会带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和经济损失。货物没法运,老百姓出门也困难,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直接瘫痪。
其实这种事儿以色列以前也不是没干过,他们经常通过封锁、围困的方式来控制局势,为以后可能的吞并做铺垫。但现在特朗普明确反对,这下可给内塔尼亚胡泼了一盆冷水。美国可是以色列最大的盟友,也是主要的军援来源,如果真动起手来,比如切断部分军援或者施加外交压力,那以色列的计划恐怕就得搁浅。
外界也在猜测,特朗普这次是不是只是走个过场?毕竟之前他挺支持以色列的。不过这次可能不一样,因为阿拉伯国家的压力也不小,说不定这次他是认真的。
微软断供影响以色列情报
第二个坏消息来得特别突然,而且直接影响到了以色列的情报能力。还是在2025年9月25日,微软的总裁布拉德·史密斯突然宣布,停止向以色列国防部的一些单位提供订阅服务,包括云存储和人工智能技术。微软的理由是,这些技术被用来对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平民进行大规模监控,这明显违反了他们的服务条款。史密斯在发布会上还特别强调,微软不会提供那些会帮助监控平民的技术。
后来内部调查发现,以色列军方其实一直在用微软的Azure云平台,收集和存储了数百万条来自巴勒斯坦人手机的通话记录和通信数据。这些监听手段可是以色列获取哈马斯情报的重要方式,摩萨德和军情局8200部队都靠这些数据来追踪潜在威胁。现在微软直接切断了这个渠道,对以色列的情报系统打击挺大的。
外界对此评价说,这就像把摩萨德的一条胳膊给废了一样,因为没了云平台的支持,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肯定会大幅下降。
微软停用以色列服务原因
微软为什么这么做?其实是因为最近媒体曝光了一件事。英国那边有报道说,以色列军方用微软的技术来监控巴勒斯坦人,这事儿一出来,国际上就炸锅了。微软内部也有员工不干了,他们觉得公司技术被用在军事用途上,尤其是在加沙那边冲突这么激烈的情况下,挺让人反感的。
加沙那边的情况你也知道,从去年哈马斯袭击之后,以色列就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行动,导致很多平民伤亡,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批评声特别大。微软作为一家科技巨头,形象可是非常重要的,不想被卷进人权争议里去。
所以,史密斯他们公司内部做了审查,发现以色列确实违反了他们的使用条款,于是就立刻停用了相关服务。这不是微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之前也限制过一些国家使用AI技术。但这次对以色列来说打击挺大的,正好赶上内塔尼亚胡要飞去联合国开会,结果突然被“打脸”,有点措手不及。
以色列的情报系统其实特别依赖科技,美国公司提供的工具是他们核心的支撑。比如摩萨德,那是世界知名的间谍机构,擅长秘密行动和网络情报。现在没了微软的云服务,8200单位就得赶紧找替代方案,可能得转用本地服务器或者别的供应商,但换起来成本很高,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情报盲区。
这样一来,像哈马斯这样的组织可能会趁机活动,加沙的局势可能更紧张。外界分析说,这件事对以色列的整体安全体系是个考验,因为现代情报战靠的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一旦没了这些,传统手段可能就跟不上节奏了。
以色列四面受敌
以色列现在真是四面受敌:北边是黎巴嫩的真主党,南边是也门的胡塞武装,东边有伊朗的代理人势力,西边还有加沙的哈马斯。内塔尼亚胡政府虽然态度强硬,想硬刚到底,但国际上却越来越孤立了。
在联合国大会上,好几个国家的代表直接离席抗议以色列的政策,场面挺尴尬的。就连美国这边,特朗普之前表态说支持以色列,但现在看来,美国内部对以色列的支持也开始动摇了。比如微软公司最近也决定暂停一些与以色列的业务合作,这说明问题不只是政治层面,连企业也开始重新考虑立场。
另外,美国民主党现在更倾向于批评以色列,而共和党也开始重新评估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中东和平看起来遥不可及,巴以冲突一直没完没了,再加上以色列想要吞并西岸地区,这简直是在火上浇油,局势只会越来越紧张。
可盈配资-证券配资-股票带杠杆-网上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