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笔800美元的投资,如果放着不动,可能变成3000亿美元?
这可不是什么金融魔术,而是真实发生在苹果公司第三位创始人罗纳德·韦恩(Ronald Wayne)身上的事——只不过,他是那个在1976年果断“放弃”这笔投资的人。
故事要从1976年4月1日说起。那天,21岁的乔布斯、26岁的沃兹尼亚克,还有41岁的韦恩,在加州签下合同,正式成立了苹果公司。
你可能不知道,当时股权是这样分的:乔布斯和沃兹各拿45%,而韦恩拿了10%。可谁也没想到,短短12天后,韦恩就选择退出,还把自己那10%的股份以800美元的价格卖了,错失3000亿。
为什么一个“联合创始人”只干了12天?
当时的韦恩可不只是个凑数的。他在游戏公司雅达利担任工程师,是团队里的“成年人”——起草了苹果第一份合伙协议,设计了初代Logo,还经常在乔布斯和沃兹争执时当“和事佬”。但他退出的理由,在当年其实挺实在:
1. 怕赔钱赔到“睡大街”:乔布斯接了个15000美元的大订单,可他和沃兹几乎身无分文。韦恩有房有车有存款,万一公司破产,债主第一个找的就是他。“他俩连两个硬币都搓不响,我可有家当要赔啊!”他后来这么回忆。
2. 怕自己变“办公室透明人”:看着两个20出头的技术天才,韦恩觉得自己像个“站在巨人影子里的配角”。他预感到,未来在苹果自己可能“只能待在文件堆里搞20年文书”,这种一眼望到头的职场生活,他可受不了。
于是,1976年4月12日,韦恩签了退出协议。拿着到手的800美元(后来又拿了1500美元彻底放弃索赔),他转身回了安稳的工程师老本行。
如果没退出,他现在多有钱?
按今天苹果超过3万亿美元的市值算,那10%原始股如果没被稀释,价值直冲3000亿美元——比全球首富还富好几倍!就算算上后来融资上市稀释,至少也值750亿美元。这可能是人类商业史上最“昂贵”的一次离职了。
如今91岁的他,后悔吗?
韦恩现在住在内华达州或加州(不同报道说法),靠着社保养老金和出租房子维持生活。当记者反复问他后不后悔,这位老人的回答始终如一:“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我傻,但换作当时,我可能还会做同样选择。”他淡淡地说,“我虽然没成为富豪,但也从没挨过饿。我按自己的意愿活了一辈子,这难道不值吗?”
他甚至带点哲理地补充:“如果你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你自己是意识不到的。” 对他而言,稳定和自由,比一场可能血本无归的豪赌更重要。
韦恩的故事,远不止“错过暴富”这么简单 ,它戳破了很多“成功学鸡汤”的泡泡:
创业成功是极小概率事件:苹果早期差点因资金链断裂倒闭,谁能预料它日后成了万亿巨头?韦恩的担忧在当时非常现实。
性格决定赛道:有人天生爱冒险(乔布斯),有人擅长技术(沃兹),而韦恩更习惯规则和稳定。强留在一个和自己气场不合的创业团队,可能三人都痛苦。
财富≠人生价值:比起在苹果当“配角”,韦恩更享受后来设计老虎机、搞小发明的工程师生涯。他说:“我这一生总差那么一点运气,要么早一天,要么少笔钱。但纠结‘如果当初’?那才是真浪费生命。”
所以,下次当你听说谁谁“错过几个亿”时,不妨想想韦恩。他的选择不是错误,只是不同——在激流勇进与安稳度日之间,他选了那条让自己更心安的路。而人生的有趣之处,不就在于: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忠于自我的答卷吗?
#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
可盈配资-证券配资-股票带杠杆-网上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