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清浅,岁月如诗。新学期,老师们又一次携手,共赴一场关于语文的修行。
9月9日,濮阳市油田第十三中学语文教研组召开了一场充满活力的教研会议。特邀嘉宾濮阳市第三中学的董金刚老师做指导,在学校党总支书记王焕银,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赵民,副校长王丽等领导的引领下,全体语文教师快速领悟教研内容,如醍醐灌顶。
会议共五个环节:九年级教师代表讲展示课;九年级其余教师阐述或补充不同的教学设计;领导和各年级代表发表评论;三个年级围绕主题分别画思维导图;专家指导总结。
课堂示范,风采引领
九年级语文老师段晓红以“巧笔绘众生——人物塑造技法解密”为主题,展示了一节有趣又有效的课堂。“长衣褴褛”“一字须”的有趣竞猜人物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链接中考真题提升学生重视度;追本溯源,链接教材,总结方法;真题重现,学生当堂练习并互评;师生共同总结出考察形式、答题步骤及“法、事、评、正、侧”五字方法,“审题、文本、规范”三种意识以及布置分层作业。
展开剩余80%组内补充时,语文教研组长李圆圆提出,教师在梳理完方法后可以给出学生具体的答题模板,并当堂背诵;鼓励学生上黑板做题,让学生根据评价量表评分。晁老师提出课堂上可以进行变式训练,补充了指导学生做阅读题的方法。其余老师也纷纷提出建议:规范人物形象的范围;古文、现代文塑造人物方法的对接,学以贯通…
多维视角,研以致远
评析指导环节,领导和专家们肯定了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工作和认真态度。董老师针对学生做题提出了三个意识:“原文意识、文体意识、中心意识”。建议老师重点关注课后习题,从七年级起就链接中考考点,规范学生的答题意识,学习一般阅读的答题策略,形成教育体系。
七八年级两位备课组长相继发言,就学生日常答题现象进行了说明,补充了塑造人物的方法。
副校长王丽提到2025年中考里的一道阅读题就是人物塑造方法的变式考察。同样提出七年级到九年级的专题训练要有体系有梯度;建议课堂上利用最后几分钟当堂检测。
王书记在评价时强调三点:
1.提升表达正式性和逻辑连贯性。对原文结构和语句进行梳理和扩充,使整体表达更有层次和条理,语气更符合正式场合。
2.强化教学专业术语和一致性理念。突出“教学评一体”“目标一致性”等专业表述,明确评价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
3.保持原意并优化建议语气。对原有观点和建议进行保留,采用更委婉、建设性的措辞,体现商讨和指导的口吻。
领略了各位专家的用意后,三个年级的备课组积极行动起来,在王书记、王校长、董老师的指导下,绘制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题的课堂设计思维导图。七、八、九年级备课组依次派代表解说了课堂设计。
董老师赞扬了油田十三中语文老师的领悟能力,就七八年级备课组的课堂设计进行了点评。
王书记指出,老师呈现的教学内容不能仅是“树干”,还要成为森林。意为教学设计不能空泛,要引导学生“在语言中来回走动”“在文中畅游”,语言形象且内涵丰富。她将语文知识的学习生动地称为“死去活来”,“死去”是语文基础字词和课下注释,“活来”则是课后习题的活、语言文字的活。她语重心长地教育老师们,课堂教学一定要紧扣核心素养,教学环节一定是围绕目标设定的。
至此,以“课堂·思考·成长”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但老师们对语文教学的探索永不止步。
本次教研,语文教师扎根课堂,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大家深度思考,畅所欲言,观点交锋。这一切的最终目的,都汇聚于两个字—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这便是教研最大的价值。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 相信本次教研会激荡起的思维涟漪,必将持续浸润广大教师未来的每一节课堂。未来在王书记的带领下,油田十三中语文教研组将构建“一年中考,三年准备”的语文教学体系。全体语文教师带着新的启发与能量,继续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踏实前行,共同书写更多精彩的教育篇章!
期待下一次,老师们继续思维碰撞,共赴成长!
文:郭淑晔
图:杨静雯
修稿:陈景亮
审核:赵 民
编辑:史周群
发布于:河南省可盈配资-证券配资-股票带杠杆-网上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